第292章 笋尖儿(2 / 3)

寻龙天师 风尘散人 1807 字 8个月前

了不得的发现,匆匆跑了出去,却见鹞子哥一脸凝重的望着远方。

“你们还是上来看看吧!!”

鹞子哥冲我招手:“你们自己看比较好。”

我忙爬上木屋屋顶,这屋子已经很脆弱了,人站在上面,屋顶“吱呀吱呀”的响,就跟随时会塌陷一样。

鹞子哥指向远方大山,我循着他所指之处望去。

原来,他是在看这座大山的整体山势。

可惜,这里不是外面,没有光芒,黑暗笼罩了大山,只能看见朦朦胧胧的轮廓,巍峨浩瀚的不像话。

“我是让你看中间那个地方。”

鹞子哥说道:“你不觉得那座山头很有意思吗?!”

我原本还想说这黑灯瞎火的你能看清个什么,见他如此认真,便沉下了心。

其实看风水这种事情,真的是需要一些天赋的。

这就跟艺术创作似得,那位黄霑大侠拉完屎冲个马桶都能创作出《上海滩》,开头一句浪奔浪流,多少人一听就忍不住想摇摆一下?看风水差不多也是这么一回事。

我不是什么堪舆大师,但祖宗十八代都在地下讨生活,骨子里是有这份基因的,此刻就完全打开了自己的脑袋,仔细盯着瞧了半天,还真有了些想法。

鹞子哥说的山头,自然不是指这一整座大山,而是指最上面那个山尖尖。

一般山的轮廓是圆润而完整的,非常的自然。

而这座山,却看起来不是那么自然!!

怎么说呢,山顶的那个山尖儿,与山体整体对比,不是那么协调,有点僵硬感,像是独立出来一样!!

“有点像……一个坟头?”

我迟疑了一下,立马又改了口吻:“不对,用风水上的说法,这种模样,应该叫做笋头,这是有墓哇!!”

笋头,这是术语。

唐人开山为墓,墓葬最为气势恢宏,但那样的工程靡费太大,一般人又受不了,可受不了又想享受那种气派和待遇,自然就得想其他的办法了,这就跟奢侈品太贵,很多人喜欢又囊中羞涩,于是就只能去搞高仿了,造墓也是一样,人不可能被尿憋死,于是宋朝时候就有一个天才梳理地脉,不开山,只开山尖儿,打造出了既经济实惠,又气韵绵长的墓葬。

只是,建造墓穴毕竟是要动工的,山尖儿里面做工,难免会破坏山体的协调性,哪怕技艺再高超的匠人终究不可能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媲美,所以,这种墓葬山顶看起来多有点僵硬,行话里就叫笋尖儿。

这个发现不算大,也不算小,至少让我有了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于此地,我们的线索很少,我们是为地灵珠而来,只知道这颗唐代诞生的地灵珠是在杨贵妃丢失的尸体上,也推测这里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蓬莱。

可是,蓬莱到底有什么在等着我们,一无所知!

从鲛人唱的那首歌来看,这里好像是一个古国的遗迹。

齐猴子又说,这里是神灵的宫殿。

现在全明白了,他娘的就是一座墓!!

这个结果不算意外,但总归心里是落地踏实了。

“对,确实是一座坟。”

鹞子哥微微眯起眼睛,扭头冲我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惊蛰,提前给你道喜。”

我不明白喜从何来。

“这是凶葬。”

我师父摸了摸我后脑勺,很温和的说道:“此地四面黑海,海中煞气冲天,当得起冥海二字,这座山是冥海中唯一的生根之地,那座墓又高悬在山顶,相当于处在一个阴气蒸炉中,比我们之前见到的葬妖冢还要凶。”

这下子我明白了,凶葬是不宜葬之地,说白了不能埋死人,埋了大凶,葬妖冢是极地凶葬阁,是因为死人埋在里面会被镇压,而这里也算是凶葬,只是埋着的人等于飘在一片冥海上,这是养大凶之局。

当年郭洵渡海回到大陆,费尽心机潜伏到杨贵妃身边,又是献上地灵珠,又是拿出什么香肌丸,让杨玉环一生无法生育,死后又窃走尸体,当时青竹就说,郭洵必定是盯上了杨玉环这个人,想培养什么,现在这养大凶的凶葬之局出现,答案显而易见了——我们这一路没瞎折腾,杨贵妃就在山头那座墓里!

鹞子哥道喜也没错,找到了杨玉环的确切位置,这就不是大海捞针的,寻找地灵珠救我性命不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空谈!

只是,我又实在想不通,郭洵和鲛人口中唱的那个古国有什么关系?还有那婆利兽,也是从墓里钻出来的吗?

这些靠想象注定难以寻到答案,我也只能轻声一叹,从木屋上跳下。

此地已经被我们里里外外搜寻过了,不会有什么遗漏,简单休息了一阵,我们一行人一头扎进了广袤的丛林里。

路很难走,地上那些藤蔓盘根错结有突刺,而且极其坚硬,大大的拖慢了我们的前行速度,再加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