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海外热捧(2 / 2)

了。

但华人对于气氛的感知也已经察觉到不妙。

而《葡萄牙国史》《民族国家论》等书陆续传入吕宋,更使得本地华人率先产生了民族意识。

王时和听赵子明说了一通近日西班牙人的反常作为,但他没有常年居住海外,总觉得那只是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完全看不出西班牙人有对华人下手的意思。

他劝说道:“如今我们大明朝廷之中诸公也都通晓些外国事情,知道了那些红毛人在我大明周围搞的伎俩,朝野对这西班牙、荷兰人等自然颇为不满。但是西洋毕竟偏远,我大明军队鞭长莫及,你等在此地经商,还是守着当地规矩为好,不要太过触怒了本地土王。”

赵子明却突然说:“此话跟吕宋华人是说不通的。他们许多身家性命都在吕宋,若是欧洲人真要屠华,他们想跑也没地方跑去。我辈出海华人原本就以商人为主,少有读书明理的士人,性格也是柔弱屈就。但人家要杀我们家小,抢我们财物,这时便是再柔弱的人群也自要团结起来了!”

王时和打断说道:“王建阳的《葡国史》不是说西班牙殖民者喜好使用吕宋华人当做账房会计一类么,他们既然有这样需求,华人也不想夺他们的吕宋,他们该不会和吕宋华人关系闹得太坏吧。”

赵子明等商人也不想说服王时和,赵子明只是请求王时和将吕宋华人的危险情况上报朝廷。

实际上自从几年前王文龙写《葡萄牙国史》就有意要透露欧洲人屠华的行为,他在各地会讲之时,也经常阐述欧洲人殖民时对于手下各民族的屠杀平衡方式。

这些都是为了尽量避免吕宋大屠杀这样惨剧的发生。

王文龙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吕宋华人不回大明各有原因,他就算直接告诉吕宋华商欧洲人要对他们进行屠杀,大多数华人恐怕也都不会相信,更别说组织撤侨了。

而王文龙长久的努力到此时在吕宋华人之间终于起了效果。

吕宋华人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他们没有能力从西班牙人手中夺走吕宋殖民地,但是决心用尽一切办法自保。

其实王时和所在马尼拉的华商会馆之中就存放了大量武器,甚至这会馆的建筑都修成了碉楼的样式,并且拥有粮食储备以及不怕投毒的深井。

不允许外族人进入也是防止被欧洲人窥探到会馆之中的具体布置。

王文龙都想不到他的《中华文明入台史》在南洋华人之中引起的反响有多大,这些南洋的福建华商对于开垦台湾的热心甚至比福建本地人都要强。

如果吕宋真发生了屠华事件,以如今大明的军力是没有办法出海来保护的,吕宋的华商修筑堡垒囤积物资或许能够抵抗一阵,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一些华人甚至想筹措经费去台湾开办造船厂、兵工厂之类,只因如此就能通过不受大明控制的工厂购买枪炮弹药以及战船。

这些华人以为在他们与海外遇难之若能从台湾借兵,恐怕是让吕宋华人能够拥有自保能力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