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抛夫弃子的女知青(25)(1 / 2)

村民一听, 不仅管饭,而且还给钱,天大的好事。 大家伙还没来得及高兴, 邱芳娟就扫兴来了句:“是不是骗人的啊?你们可要注意点。” “涛哥还是你的小叔子呢, 你怎么说话的?你要是不相信,就别让你们家的人去,不要拦着大家伙赚钱!”张蛋说完补充,语气挺冲, “涛子哥还交给我管着,特意让我找厨子,让大家伙吃得好一点,你这不是也在说我骗人吗?” 张蛋常年和罗涛厮混,对罗家的事情也算了解一些。 自从王秋华带着邱芳娟嫁进来, 外加分家的事情,早就让他对罗家不满,罗家人不去最好,省得尴尬, 他不好管。 他正愁找不到借口,邱芳娟自己撞上来可别怪他说话无情。 邱芳娟被一噎, 脸色当场就一阵青白。 张二叔每天来回接送村民去镇上,所以张蛋家在村里也算有点名气, 这也是罗涛找他监工的一大原因。 张蛋这么一说,村里人也觉得邱芳娟说话没脑子。 “谁家有人要去的, 来我这里报名,早上去, 晚上送回来, 晚饭吃了再回来, 我们去得早一点,早饭也能在那吃!”张蛋再次开口说。 “帮我家大军报一个。”胖大婶第一个冲过来,“那么,他爸那个岁数能要吗?” 五毛钱一天呢,还管饭。 要知道,五毛钱就够全家人吃几天的口粮了。 张蛋想了想:“我先记下,应该是能干活就行,反正优先要我们村的人嘛,涛哥专门说了,让大家伙讨口饭吃。” “还是涛子记得我们。”胖大婶感慨,反复叮嘱张蛋,“记得加上我们家大军和他爸的名字啊。” “知道知道。” …… 短短一会,在场的人纷纷帮家里的儿子丈夫报名,邱芳娟只能坐着干着急,因为她刚刚说的话,张蛋一个眼神都没给她。 她怀里的孩子还扯着嗓子一直哭。 邱芳娟抱着孩子往家走,低头看着孩子,瞪着眼,咬牙切齿道:“真是个讨债的!” 罗涛让大老板带钱回来开超市的消息,瞬间传遍整个村,要说罗涛让他们去,大家伙还有点存疑,但是张蛋是管工。 早上送他们去,晚上送回来。 他们去镇上都是张家人送的,这有什么? 又不让交钱,就是出体力。 村民别的可能没有,就是体力多得是。 罗国海和罗大柱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大家都夸罗涛出息了,在外面混得好,也不忘村里人。 一天五毛钱,还管饭。 他们在地里拼命干活,一天都挣不到几毛钱。 罗涛没有优先要家里人,而是把机会给了外人,这让罗国海非常不服气,自然不会低声下气去给张蛋惯着。 他又得知邱芳娟说的话,矛盾有了转移点。 罗国海在家和邱芳娟吵了一架,王秋华掺入其中,罗大柱也和她吵了一架,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 饶是再闹,也没人管他们。 次日天还没亮,张二叔就拉着骡子车在村口等着了,一群青壮年坐上车出发,抱着试试的心态一探究竟。 到了工地。 厨师早就煮好了早餐,一大锅面条,里面还有肉和鸡蛋,伙食好得很。 香喷喷地让人直流口水。 一人盛上一碗,蹲在一旁就开吃了。 他们的任务就是搅水泥,砌墙,涂料—— 罗涛是打好算盘的,村民吃苦耐劳,性子淳朴不多事,说干就干,从吃完早餐开始,一直能干到中午。 午饭那叫一个丰盛,有肉有菜有鱼,还有蛋花汤。 吃饱喝足,继续开干,能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效率那叫一个快。 罗涛算了一下,这样下去,成本比他想得还要快。 回去的路上,张二叔在拉车,张蛋就坐在前面,手里拿着一沓钱:“涛子哥说,大家都是挣苦力钱,干一天,我们就发一天,现在就发钱。” “二叔,你也是五毛钱。” “大军,这是你的。” “涛子够义气!” …… 他们今天吃了鱼肉蛋,刚干完活,钱马上到手。 回了家,大家伙把罗涛一顿夸。 这个好待遇,连隔壁村都羡慕了。 自从王秋华管家,罗家父子别说尝到肉了,十天半个月都没吃到一回鸡蛋,听说去干活,又是鱼肉又是蛋,还有钱。 据说中午还有加餐,伙食丰盛得很。 罗家父子这几天的火气那叫一个旺,王秋华压迫他们习惯了,还在念念叨叨,罗大柱好不容易硬气一回,直接顶嘴。 王秋华气不过,两人推拉了几下,把地上那一筐鸡蛋弄翻,碎了大半。 “罗大柱,我跟你拼了。”王秋华猩红眼,两人直接动了手。 罗国海听着他们每天去大鱼大肉,还有钱,自己则苦哈哈,一方面埋怨罗涛这个弟弟不帮自己,另一方面又埋怨邱芳娟和王秋华得罪罗涛。 得利的时候躲在她们背后,默认拿好处,吃亏了,又把责任全推给别人,反正他没说话,就不关他的事儿。 不管罗家怎么闹得鸡飞狗跳,超市也在有模有样进行。 工程进度很快。 罗涛原本想着是二十天后回首都,要见杨小茜,实际上,他压根等不了那么久,基本上是半个月回去一次。 每一次从首都回来,他都会带上一堆东西,回来就开始售卖,一来一回,居然还能赚不少钱。 如此,罗涛两边跑得更勤了,最后每七八天就回来一次。 建超市的地是罗涛买的,这个时候,土地比什么都便宜,才五毛钱一平方。 罗涛直接就买了一千平方,落在自己的名下,又和那两人合资建了一个大平层当超市。 这一天,回来首都的火车提前了,罗涛没舍得让杨小茜等,就往她的学校去。 罗涛还背着一个包,里面装着她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