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2 / 2)

、条目繁杂。百姓应该如何穿鞋、如何走路、如何说话,连这些东西秦律都有确切规定。“毋敢履锦履”,即百姓不能穿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有花纹的鞋。

条目繁杂就罢了,还实行重刑主义,“轻罪重刑”。“或盗採人桑叶,臧不盈一钱,可论?赀繇三旬”,偷采人家的桑叶获利不到一钱的,也要服劳役30天。对盗窃之事知情不报且与盗贼分赃者,即使所得赃物不足一钱,也要与盗窃者同罪论处。对“群盗”处罚尤重,“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

偷了一文钱就把人家脚趾砍了啊……还不知道自己痛失“李斯接班人”

“♡”

“每年因为违反秦律被施以肉刑的黔首有多少呢?”赵不息痛心疾首道,“就只算劓刑、刖刑和斩戮,一年也要有上千人,经年累月下来得有多少黔首丧失劳动力啊。”

秦朝的肉刑是很重的,甚至到了“断足盈车”的地步,就这方面来说,暴秦这个称呼还真没冤枉秦朝。况且若是上下同刑也就罢了,可秦朝依然有赎刑——犯人可以缴纳金钱来赎免其被判处的刑罚。

秦法的确公正,可当刑罚能用钱来免除的时候,这已经就是最大的不公正了。

赵不息从座位下的木箱中翻出纸和碳笔,边说边算道:“一个六尺高的劳动力就算平均年纪二十岁,一年要食十八石粮食,要吃三百六十石粮食才能长大,千人就要三十六万石粮食才能长大。”

”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年可以种十亩地,设他共能劳作三十年,一亩地产粮四石,一人产生的收益扣除食用就是六百六十石,千人就是六十六万石粮食。“

“刑罚让他们残废失去了劳动的能力,那朝廷失去的粮食就是他们本该产出的和将他们养大所需的,一年处以肉刑千人就要损失百万石粮食,数十年下来岂不是损失了数千万石粮食?”

嬴政眉头越颦越高,他专注的看着赵不息在纸上演算,他本身就精通数学,每年的各项税收和战争所需的每一笔粮食他都要亲自核实一遍,在赵不息演算的时候嬴政的注意力一直紧紧跟随这赵不息的笔尖移动。

默默又顺着赵不息的演算重新算了两遍,得出同样的恐怖数字后嬴政收回放在纸上的目光。

“你说的对,的确是愚蠢的浪费。”嬴政轻声道。

他并不在乎黔首失去了手脚后会怎么样,也不在乎刑罚到底有多残忍。只要对他的统治有利,几个黔首的死活没什么好在意的。

但是嬴政在乎他能征召多少士卒,征收多少粮食。得有粮食他才能发展大秦,有粮食才能四处扩张,要不然嬴政也不会花费举国之力修建郑国渠。

当嬴政发现一些愚蠢的刑罚会让他失去等同郑国渠增产的粮食数量后,嬴政就知道他要怎么做了。

嬴政是一个很注重实用性的帝王,他要那些刑徒的手脚和鼻子有什么用,他需要的是粮食和劳动力。

赵不息眉飞色舞:“可不就是很愚蠢嘛,要是我,就取消肉刑然后让这些罪犯都去修长城,这样既能让他们得到惩罚,还能减少需要征召的徭役,让那些本该被征召服徭役的黔首在老家种地,这样更多的粮食也有了。”

“多一举两得的事情啊,怎么始皇帝就是想不到呢?不过也不能怪他,始皇没学过统计……”赵不息接着叭叭。

嬴政瞥了赵不息一眼,淡淡移开视线,只当作没听见这竖子诽谤他。

若是事事都与赵不息计较,他早就被气死了不止一次了。

不过减少肉刑改作劳役这个主意的确挺好,现在是他的了。

守在马车一侧被迫听了赵不息诽谤自家陛下的蒙毅:你们讨论这种大事能不能避着我一点啊!!!